企業是生產經營主體、市場主體,也是安全生產的責任主體。因此,企業主要負責人就是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的第一責任人,既要對企業的生產經營負責,又要對企業的生產安全負責??墒?,在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中,不少企業的“第一責任人”往往只顧生產經營不問安全生產。
質疑之下還振振有詞:“有專門人員管的!”這個“專門人員”大多數是企業副職或綜合科負責人,成了其參加安全生產活動和法定安全培訓的“替身”、企業開展安全檢查的“代表”……讓其“理所當然”的“逃避”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的責任。無疑,企業應盡的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自然就會落空。有例為證。
近日,筆者隨市安全生產監察支隊按計劃到鄉鎮開展長效管理巡查考評,并抽查兩家企業。在一家機械加工企業,詢問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職責時一問三不知,再詢問安全員職責時,他說“聽領導的”;在另一家?;菲髽I調閱有關資料,查看主要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培訓考核合格證書時,企業負責人信心滿懷地說“有,有,去年12月培訓的。”可就是找不到合格證書,檢查人員電話咨詢培訓中心,原來該企業參培人員考核全都不及格。
兩家企業如此“上行下效”,令人啼笑皆非。其背后暴露出的就是企業主要負責人不履職盡責,或直白地說就是“上梁不正下梁歪”,這是企業安全生產的重大隱患。因此,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絕不能讓企業主要負責人當安全生產的“甩手掌柜”。
首先,切實增強企業主要負責人的法制觀念。一名合格的企業主要負責人必須嚴格遵守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做到誠信經營、安全生產。要加強安全生產的組織領導,嚴格現場安全管理,建立健全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各項安全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定期組織員工開展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杜絕“三違”行為,做到“三不傷害”。加強安全檢查,治理安全隱患,舍得安全投入,完善應急預案并定期組織演練,切實做到不安全不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把安全理念融入到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中。
其次,要確保企業主要負責人安全培訓到位。知職才能履職,履職才能盡責。新《安全生產法》規定了生產經營單位的法人即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安全生產工作負有七項職責,在缺乏安全生產自覺性的情況下,唯有通過教育培訓深化其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認識,提高意識、增強危機感,知道如何做到“五落實五到位”,知道如何才能履職盡責、盡職免責,如何用制度和措施把每個員工的切身利益和企業的興衰緊密聯系起來,最終與企業和員工同呼吸、共命運,確保安全生產。如此,作為企業法人即主要負責人決不能缺席安全培訓,否則,無法確保企業安全。
再次,要確保企業主要負責人定期檢查到位。企業哪些地方是安全管理的重點,哪些方面是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哪些生產崗位、流程存在安全隱患和漏洞,怎樣進行有效治理等,企業主要負責人應該心里最清楚。所以,企業主要負責人不能總是坐在辦公室里聽匯報,必須對照本行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程和本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規定,特別是《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和《五落實五到位》的要求,定期組織督查檢查,及時開展事故隱患自查工作,確保隱患自改、責任自負、安全自保。
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要嚴格安全生產監察執法和責任追究,對存在重大事故隱患的企業,依法責令其限期整改,逾期未整改的要予以嚴肅查處;對未履行安全生產主體責任、發生事故和違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企業要嚴格執法,依法追究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和有關人員的責任,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通過嚴格執行責任追究制度,警示企業及其主要負責人依法履行安全職責和應盡義務,牢固樹立安全生產“主人翁”意識,以“我要安全”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安全生產,推進安全發展。
信息來源:安全生產網